中华民国年所流传的经典丰富多彩,浓浓的年味如漫天的璀璨星火,照耀着人间。而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更得用心传承。
比起上海市的“钢筋水泥”,家乡济南的春节年味可是浓多了!
一大清早,推开门,狠狠吸了一口空气,顿时感到任督二脉打通了似的。这时,我观察到每家门上都不谋而合地贴上喜庆的春联。它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中国的文字形式。瞧!这幅对联的上联是: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是: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多有意境。
再往前走,原来隔壁要放鞭炮哩。其实在春节啊,大家为了表示喜庆和驱逐瘟疫恶鬼,所以才放“豪气冲天”的鞭炮,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景。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写:“新历才将半张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佳节中燃烧炮竹的情景。之间邻居小心翼翼的把一大串鞭炮挂在树上,接着就“噼里啪啦”炸开了花儿。这传统,还流传呢。
到了晚上,我拉开窗户,好一幅万家灯火的景象——家家挂着大红灯笼,灯笼上写着“福”字,犹如悬浮于大漠星河之上的诱人宝藏。中国的灯笼又叫作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挂着喜庆的灯笼象征团圆。
我还品尝了可口的霜糖黄米年糕,糅合着传统气息的传统气息的食品,在盘中好像穿着金丝玉衣黄马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