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着作文书,“泪流满面”这个词开始以不低的频率出现在我的眼前,而且常常是“我不禁泪流满面”捆绑销售。难道真的是大家感情丰富,还是情到深处难以自拔?再一细看,这类文章大多是考场作文。面对老师出的“感动”“亲情”这些作文题目,考生们大笔一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大打“催泪战”,眼药水不知道用了多少箱。
向来我写文章是“惜泪如金”的。有时受到作文书的污染,往往笔下不自觉的有往上加眼药水的蠢动。于是口中大喝“喁喁——”悬崖勒马。问自己“这个情景需要你流一脸盆子的泪吗?”答案是否定的。于是将原文划去,小心翼翼改上“眼眶湿润”等不太煽情的词。再或者玩个心眼,改成“泪如雨下”这个意味不甚明朗的词。泪如雨下?谁知道你是小雨中雨滂沱大雨呢?既多了分诗意又避免自己落入“泪流满面”的怪圈。但这也是我很少用的,除非真的到了普通人的普通情感爆发的时候才用。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感性的。其中感情丰富登峰造极的“大湿”(大师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不就“湿”了)大有人在。林妹妹尚且不说,“造泪大师”琼瑶奶奶的作品中不乏泪腺发达之人。男的,哭得是声嘶力竭,青筋暴跳;女的,哭得是柔肠寸断,海枯石烂。令人霎时间对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深信不疑。
由这样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演员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哭得天昏地暗。当然这个要感谢原作中“催泪大法”之炉火纯青以及默默在背后支持的眼药水厂商们。人的眼泪之丰富,观众可算是领略到了。近年来,寒流刮起,一改演员的泪流满面为观众的满面泪流。其“柔情攻势”运用地恰到好处。使万千无辜的观众对着冗长繁复的片子“哗哗”地流泪。其真骗眼泪呼?其真骗眼泪也。
电视是浮躁时代的产物,虚浮的时代产生虚浮的人。越来越多的人以眼泪来博得观众的同情与喜爱。从“超女”到“星光大道”,往往有不少选手泪洒现场。其中获奖感情激动的,落选心情沮丧的泪水不提,属于正常的情感流露。但是越来越多的痛诉“革命家史”却搪塞了我们的视听。其内容无非为诉说自己惨痛境遇,而自己又在逆境中如何成长等等。不是父母双亡就是祖母去世。实在家里没死人的,也要哭诉父母如何不容易的抚养自己长大。以自己的隐私(如果是真的话)和泪水给观众留下一个进步好青年的形象。
泪,不是不可流,当流时则流。但是用满面盈盈的泪水换来物质或非物质的报偿,与当街乞讨无异。换句话说,相当于拿尊严换人民币。想必这几滴眼泪苦涩得如同死海之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