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最近的台湾大选之事?我正背着历史书忽而问同桌,这当然是设问句。
“也许吧,是仿佛是马英九什么什么的,学霸同桌头也不抬的说道。
“男的女的“?我扭头盯住她。
女的吧,名字像,初中时考时政,而且常在新闻联播,高中连时政也不考的,自然没有了。况且高考时也不考,知道它干什么。
我继续看着历史书,却神游于高考之外,忽而感到天悬地转,目的性指向性明显的高考,已然为我们高中的三年设立了一个赫然的终点站,要么继续在车上眩晕着,痛苦着,要么走下车去。我眼前好像蒙上了一层暗淡的深层的黑色,几百年的八股取士,几代传承的兄终弟及,就仿佛看到在千年封建制度的禁锢下,蜷缩在小舍间里的古代考生的身影,悲哀且惨淡,压抑而彷徨!
有位哲人说过,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那么我说,社会的本质是交错复杂的矛盾体。呜呼,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天熙熙皆为利来,其实是利益大潮推动我们在指向高考的道路上愈行愈远,红楼梦中描述科举“几年寒窗,搏一个锦绣前程”“尽不过些沽名钓誉之徒”。而对于高考,莫不也是一场在为功利而博斗的游戏了?辛亥革命之火炬,一五计划之江路。新时代的开辟使它的产物与科举又有什么不同?
那么,我应当发声了,我应当呐喊了,鲁迅先生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将作为人类最大的复读机,反复吟诵着我的不快;我将作为千千万万考生中的一员,在嘈杂中,在揣测中,在不安中,打破体制,撕毁镣铐,将一切不公投入那无尽的火之中。然而,我终于冷静了,因为我终究不知道,高考是公或不公,高考是正义或扭曲,高考是正义或黑暗。这是个无尽的疑问,又将面临无尽的答案,我陷入迷茫。
我终于认识到,高考和人类一样,从来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矛盾与对立。高考就是一系列矛盾体的集合,如果你足够理智,就可以看到它也在矛盾中痛苦地思索着,高考之内与高考之外,从来不是平行的两条线,它们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从来都有泪水与欢笑。
海子的诗中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梦想,永远懵懂而美好,可一个人的梦想真的只能拘泥于九个科目,一纸考卷?夜晚宸星闪烁,迷恋天文的人痴痴地仰望穹宇;晨起朝阳初升,就有人在球场上汗水拼搏。难道这些不是爱好,难道这些不能称之为梦想?高考一如钱钟书笔下密不透风的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但殊不知高考之外,也有成功,也有梦想。
我想起韩寒,他被称为“国民知识分子”,却因偏科问题辍学在家,笔耕为业,勇夺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蜚名国内,一部《三重门》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韩寒。“问题少年“韩寒摇身一变成知名作家,这引起了专家们对高考体制的讨论与思索,人们该怎样应对一个又一个走出高考的“韩寒”?事实上,就好像韩寒“穿着棉袄洗澡”的比喻一样,困于高考的城内就好像穿着棉袄洗澡,会感到无所适从而分外彷徨;倘游离于高考之外,又仿佛一丝不挂地裸奔,成为挑战体制的牺牲品。
华兹华斯说过;“适合自己的路才是诗意而美好的。”走出高考,为必等于走出梦想;在出国热愈发火爆的今天,我们既不必大声咒骂他们的逃避畏缩,又不必小声地艳羡他们选择了一条仿佛更平坦更宽广的道路。人生又哪里有着毫无崎岖的路呢?高考之外,人各有志,如是而已。
走进高考,是高考让无数寒门学子跃入龙门。走出高考,让梦想照耀每一刻的人生。在风云变幻的今天,“总有一头斑马把屁股对着你”,总是应该相信,痛苦暗含色彩,泪水孕育希望。抬头看,如果高考有着仿佛美丽的外表,如果高考身后藏着理想的明灯,我宁愿暂为它所骗,登上这辆旅途三年的客车……
于是,我应当沉默了,恰如舒婷诗中描绘的:“既然梦想是遥远的地平线,就该多一些冷静与从容。”天色氤氲,雾气撩荡,我又回到了高考的人群中,揣测着未知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