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需要反省的。
我不知道孤独象征何物,也许是肉体,也许是精神,也许是灵魂。不一定每个人心里都渴望温暖,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纯粹的孤独。如同把自己封闭起来,如同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与世隔绝,一天两天可以承受,可以当做面壁思过自我反省,但这样做一年两年之后,可能早已失去自我。
曾经读过《雷雨》、《红楼梦》,四凤与周萍的爱情是造化弄人,上一辈的人闯下的祸累积到了下一辈人的人生里。周繁漪那样的角色也是可悲的,孤老终生,虽生犹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就更不用说,天生就不允许在一起的人偏偏要相遇相爱,那林妹妹又如此多愁善感,宝玉又如此含混拉扯。上辈的孽缘,用眼泪报恩的誓言,终于在今世酿成了悲剧。
《百年孤独》中如蛛网般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阻碍了我去深入细致研读这本名着。许多名着都是沉重的,如《悲惨世界》、《麦田里的守望者》。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是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之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与愚昧,在拉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
孤独是自闭的。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远记住:过去是虚假的,往事是不能返回的。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这是一个家族在一个世纪中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围绕着其中两个兄弟与取了他们相同名字的后代的故事。从最开始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第一次出现,把科学的东西引到何塞·阿尔卡蔕奥·布恩迪亚的世界中,妻子乌尔苏拉的不解和反对,何赛的孤注一掷,都预示了他们是孤独的。故事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念、信条与行事的标准、动机。每个人都有光明与黑暗,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族付出一生。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及执着的信念,履行着他们从生下起就无形中担负着的职责,为一些荒诞可笑的理由,匆匆的完成他们来到世界上他们认为非做不可的事情。
他们每个人是独立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他们是家族的一份子。与《红楼梦》的相同之处在于,《百年孤独》的主角们也是在循环着表兄妹的不伦之恋。相同的人名,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孤独,自从这个家族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与这个家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他们生来是孤独的家族,死后也没逃脱孤独二字。
也许这世界给予人类的唯一必须背负的熔印,便是如影随行的孤独。身边的人越多,与外界沟通越多,得到的反馈越多,越能体会到内在世界的唯一与独立。外表阳光,内心幽暗;肉体与表面看似无损,思想与灵魂看似千锤百炼,在无数思考与疑问中淬火,最终达到片刻成熟。
这个故事无论从文章结构还是内容选择,无论从叙述方式还是表现手法,为了达到让读者寻找摆脱命运戏弄的正确途径,令人匪夷所思。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再加上宗教典故、作家独创的从未来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令人眼花缭乱。在现实交错的生活中,在骨感的梦想中,使读者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及最令人震惊的感情,进而理解孤独本义,知者无畏。
孤独是需要摒弃的。
马尔克斯或许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性格开朗或封闭,是坚毅向上还是堕落腐化,都给人一种孤独无奈之感,都不可避免地坦然淡定的走向死亡。在《枯枝败叶》他已奠定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预示了《百年孤独》的结局。他笔下的世界虽然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却还是愚昧落后没有任何进步相反逐渐走向萧败没落。这个家族最终没有留下来,跌跌撞撞地撑过了六代,从此消失在了马贡多。对于布恩迪亚家族来说,孤独是一种通病,就像丽贝卡初到布恩迪亚家时所带来的失眠症一样传染了每个人。
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在这社会摸爬滚打,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开门五件事奔波着,每天都营营苟苟的生活,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世间本无对错,只有不同的理解。每段爱中不管自己是需求还是被需求,心灵永远有自己的空间。雨点打在洁净的玻璃上,雨过天晴后还是留下了它划过的痕迹。
你我只是两条直线,有人可以相交有人只能平行,但相交后必定是越行越远。
因为孤独,所以渴望爱情,渴望的却是一种错误的东西,才让自己愈发孤独。告别他,寻找让自己燃烧的事物,探索自己的梦。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那就勇敢的生活吧,命运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