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宝典作文高中作文详情

历史宝鉴——读余秋雨之《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

2020-12-05高中作文

  浩瀚的历史,带给我们无数启迪,曾经用生命换来的殷殷告诫,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读余秋雨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让我得到这样的人生感悟。

  散文讲述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关于皇帝们的故事。他以朴实的文字,柔和的话语,带有前瞻性的思想,富有哲理的思维描述了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介绍了清代帝王的功过得失,将康熙与慈禧作对比,发出了一个王朝兴衰荣辱的历史感叹。

  就说康熙皇帝吧,他一登基就有无数多的问题摆在面前。清兵入关才几年,一个偌大的国家等待着一个明君的出现。康熙没有让祖宗失望,造就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清帝国。他八岁称帝,十四岁亲政,面对当时的内忧外患,十六岁果断地除掉了一直干预朝政的权臣鳌拜,扫清了他施政中的第一块顽石,为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仅仅四年后,康熙又开始策划削落三藩,去接触即便是祖上也无可奈何的大将吴三桂,在吴三桂叛乱发动之前,他就先发制人,迅速出击,让沉睡了三十年的清军重新焕发生机,指挥着明末曾让汉人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再一次消灭了兵力最强的汉军,给国家未来的治理铺平了道路。猛烈地打击对统治有威胁的敌人,抗沙俄,定版图,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收复台湾,亲征蒙古噶尔丹,册封达赖喇嘛,他让大清的皇威遍布蒙古大漠,深入西南边陲,直达青藏高原。当然,如果康熙帝单凭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便不会被后人称作“千古一帝”了。他不仅“武功”显赫,在“文治”上也十分卓着,为了使满汉和谐共处,他广纳天下英才,开设博学鸿辞科,招集汉族知识分子,编制了延用至今的《康熙字典》;当许多汉人瞧不起北方蛮夷之时,康熙帝却已学了大量的汉文典籍,让汉儒们也自叹不如;正当有不少前朝旧臣在苦心密谋反清复明时,他早就笼络了汉族的文人学者修定《明史》,总结明亡清兴的历史教训,使《明史》成为二十五史中最完整的一部;他还驾临凤阳,在明朝祖地亲自祭拜朱元璋,妥善安置朱氏后人,既让时人称道,也给后人为他的胸襟、气魄所折服。

  余秋雨先生像一个说书人,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证据,以“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方式将清朝历代皇帝之事娓娓道来,将大块的真实叙述与零星的数件事情穿插一起,配以精辟的论说,把每一个帝王的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正如“秋雨”之名,梧桐落叶潇潇雨滴落心头,一阵寒意入骨,却清醒了许多,透彻了良多,感悟了很多。

  然而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妄自尊大的乾隆拒绝了英使马夏尔尼的通商谈判,使中国失去了接触西方科学技术的大好机会。其祖父康熙帝收复台湾后曾打开沿海通商口岸,解除海禁,可是乾隆却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在康熙朝,康熙本人一心为国家繁荣作努力,积极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将欧洲传教士请入宫中,请教天文、生物知识,接受物理、欧氏几何的指导,闲暇时还致力于天花疾病的研究。他对西方诚恳的接纳使大清成为当时屹立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在铲除吴三桂和噶尔丹中,红衣大炮多次派上用场,他不仅购买大炮、研制火药,还将外国使者进贡的战舰模型投入生产,从而成功地战胜了台湾水师。相比之下,乾隆皇帝只会与纪晓岚吟诗作对,与和|收藏古董字画,还劳民伤财地七下江南,花天酒地。

  读完全文,不禁对余秋雨的语言的驾驭感到由衷的钦佩,利剑般的目光洞察出中一个王朝的成败功过,读此文,既是一种语言的培养,也是文化的学习,更是为人、执政、治国、兴邦的历史宝鉴。阅读之后,豁然开朗。各种想法接连涌现,不断爆发出来。虽难以言表,但却对真谛的领会满怀欣喜。我想这就是作者的过人之处吧。这是我第一次在阅读历史性散文有的触动,竟是如此的发人深省。

  文字之美正如武林高人的深厚内功,一道道真气由内而外的散发,虽徐徐流出,向读者心中缓缓输入,但是顺畅地打入丹田,聚之紫府,渐渐地遍布周身各处,细细地品味慢慢地读,感到一股纯厚至阳的内力源源不断,温暖全身,通篇毕览,功力方收,精神为之一振。

  《一个王朝的背影》,一次辉煌与过后的衰败。不单是清朝,一个王朝的诞生:总是威风凛凛地一路杀来,短暂地出了几位经天纬地的君王之后,瞬间的绚烂又重新走向没落,无能又自负的子孙一点一点吃掉老祖宗的基业,毁掉先烈们浴血奋战方打下的江山,最后灭亡。一个王朝的背影有兴和衰,荣与辱,成与败,还有不尽的历史教训,在教训中得到借鉴,在借鉴中取得进步,这也许是此文的意义吧。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读一读余秋雨的这篇《一个王朝的背影》,或许,你也能从中探求得自己的历史宝鉴。

 

再来一篇
上一篇:兄弟下一篇:熟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