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义之大,故称夏”。何谓“礼义“?当是习礼尚德也。身为华夏人,自当以习礼义,善礼义为己任。
礼者,敬也。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礼仪时代被赋予了更多含义。所以,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不错的,从《弟子规》到《三字经》,从“称尊长,勿呼名”,到“亲师友,学礼仪”……即使后来,我们的生活中,再也看不到拱手礼、敛衽(rèn)礼、揖礼等传统礼仪,然而礼仪本身,和它所带来的,却从未离开我们。路上相逢一招手,师生之间一颔首,哪怕是心有灵犀一微笑,都是能够传递和谐、自信、尊重与温情的礼仪。故知礼仪承载着自信与尊敬,文明与谦容,作为一个文明人,自当知礼习礼的。
既然是“礼义之大”,提至习礼,自是离不开尚德的。德者,登也。即是自举手投足间渗透而出的良好品性。与“礼仪之邦”共存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确实,从北宋黄庭坚亲自为母倒洗痰盂,到当代孟佩杰独自照顾瘫痪养母十余载;从杨时程门立雪立志求学,到如今一个个远赴边区的支教员……一鞠揖礼,一声“母亲我爱你”;一个拱手,一句“老师谢谢你”,只是几个简单礼仪,承载传颂的母子亲情与师生情谊,却是感动中国,感天动地。所以翻开中华千年的古老传奇,我们仍然可以为昔日的仪德所敬重所感动,临巷思悟时发现我们已在路上——古老的美德,它新的一页,新的传奇,新的感动,不正应当由我们书写吗?
所以且行且谨践吧!让礼仪与美德丰富你的成长之路,即使是日常的德言,它所绽放的美丽并不亚于三月道旁,美丽的春花。出门时道一声“爸妈再见”,让彼此安稳平静,舒畅温馨;路遇老师时问一声“老师好”,赢得老师颔首微笑,默契的回应;畅意飞奔时撞着他人,莫急,一声“对不起”,定会得到一声清朗的“没关系”;甚至只需待得池莲寸绽,柳条披拂时,和同来赏景的陌生人泯然一笑,那样的风雅,也够一人品味良久。
即使我们再也不能像古人一样,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优美宋词,行风姿翩然的传统礼仪,但是从最基本的尊重与敬爱,乃至孝道与师情,宽容和风度,已在那些简单的礼仪之中,得以温文尔雅地一脉相承。
习礼尚德,继承华夏千年的感动,续写华夏不朽的传奇。你,准备好了吗?